教学教研
让学生“动”起来后,该做什么?——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
历史科组 徐秋霞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突出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应该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上。随着新课程这种理念精神的深入推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课堂内外积极让学生“动”起来,如除了师生利用到教材资源外,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家庭和社区等资源为历史教学服务,开发和利用好更多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现,开展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令人惊喜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认知的发展与学习能力的习得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让学生“动”起来后,教师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依我在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课例介绍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此课的内容比较繁杂,内容涉及到近代中国的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学生需掌握到这些变化的情况及其背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但是这些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若使得教学中让历史事件亲切化、生活化,避免一味地“填鸭”与空洞的讲解,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因此,依据课标与学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掌握近代中国的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通过探究分析图片与材料,理解背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教学设计上,我让学生虚拟布置一个反映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展览馆,把全班学生分成了布置服饰馆、餐饮馆、住宅馆及习俗馆的四大组,学生在课前结合教材内容,从互联网、图书、家庭等方面入手,查找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做好展示学习成果的准备。此时,我乐观地认为同学们课前分工准备、课堂上展示成果,是一种“分工且合作”的有效学习模式。
在第一次的课堂实践中,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同学们回答以下课堂的检测题答错了时,我意识学生在这些一系列变化中,并未掌握到基本的时序意识,亦即在课堂呈现成果环节后产生混乱认识。
《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正确答案为D选项,较多学生选择了C选项)
课后,科组教师同样提及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下主要建议:
1.本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教师似乎“隐形”了,致使本课目标中应有的品味没有体现出来。另外,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只要分小组学习就一定能够体现出来了,更多的是在教学设计上是否从学生身心认知出发,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力度。分组学习是一种方法,并不是教学的目的,不可本末倒置。
2.学生展示成果的内容比较粗糙凌乱,部分学生呈现的图片和资料重复了,有的是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与提升。图片素材较多,整节课下来好像就让学生在看画展,因而在课堂开始之时,学生们表现得比较兴奋且对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上,但随着零散的图片素材堆砌展示,不分时序地呈现,反而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与混乱认知,这些图片材料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更无法让其深入思考发生变化背后的缘由。
3.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脱节了,主要是没有引导好学生从图片材料中思考促使变化的缘由,重点工作仅落在了呈现环节上,没有有效地提炼信息。
三、课例解决
因此,结合教师的评价与自身的感受,我感觉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指向了课前准备这个环节上,教师缺乏了必要的掌控度,①学生缺乏更为明确的学习任务操作指向②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程缺乏更为详细的跟进和了解,没有从学生身上得到有效的反馈,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于是,我对课前准备环节上作了如下修改:
1.确定四个小组课前准备的任务安排,以“任务卡”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小组上。以负责服饰馆展览的小组为例,他们所收到的任务卡是这样的:
2.向学生落实布置展览馆的任务,明确材料呈现的标准,应是去除繁杂,提炼材料,追求材料的“典”与“精”。跟踪小组学习任务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是否遇到难题,是否有创新的发现,能否丰富材料呈现的形式等。从学生的反馈中把握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调整与完善教学细节,为课堂正式展开奠定基础。
3.当课前准备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后,课上的展示学习成果环节将较为顺畅完成,此刻学生的探讨致使发生变化因素则是重头戏,教师的引导较为关键,因此我需要事先准备好问题的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以作出适当的提升与点拨,同时需要充分考虑课堂的不可控因素,善于捉获课堂信息,肯定学生的合理答案,对预设答案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体现课堂的预设性和生成性。
很快,我在另一个班开展了新的授课,与上一个班相比,此时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环节顺利流畅,材料精炼,有明显的时序意识,发展线索清晰明了,台上的小组代表学生热切地讲述介绍,台下的学生则听得津津有味,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除了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外,还有学生利用到表格、视频、小说片段等形式展示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甚至有学生带来自家先人的老照片、上世纪的一些旧衣物等。另外,欣喜地发现有学生搜查到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下图),我顺而提醒同学们注意到他们身上的衣着,观察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是并行不悖的,反映了服饰上并不是僵硬化变化,体现着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情景的重演再现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儿童感受到知识有根、有背景、体验知识的生成性、本源性,从而感受知识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人类的创造性。”这些都是学生一道亲临知识的生产过程并创生出新的学习体验,既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获取学习资源,有效提炼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在接下来的探究发生变化的因素环节显得自然流畅,随着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内因、外因等方面进行思考,融汇了近代以来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进而得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
最后,为了让学生学习成果利用效果最大化,我提议让学生在公共栏处布置关于此课物质变化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小型展览,让师生们都了解知晓。学生们亲自动手设计布置,兴趣昂然,显得学习劲头更足了。
四、反思感悟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人的个体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以发展学生、关注学生为目标,鼓励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会失去其位置,事实上,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是提高了,教师需发挥着其主导作用,无论是在课前的学习准备或是正式的课堂上,教师并不是完全放手的,坚持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的活动中,还需时刻留意学生学习活动、注意方法引导、追踪了解与落实反馈,完善细节,真正让学生“动”得更有意义,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实践者不能简单地把以研究为基础的理论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因为问题不会呈现为问题,他们先要透过理解不明晰的、混乱的、充满不确定的情景去发现问题。”从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从发现教学现象到归纳教学问题,是寻找解决之路的重要步骤,因此需珍惜课例研究这种反思性教研活动,在集体研讨中,一次次反思与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步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