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学教研

德育从“心”开始——做心理辅导式班主任

2017-07-10
浏览次数:4428次
返回列表


心理科组 陈园园

曾几何时,学校“政教处”是学生的梦魇,“政教处主任”就是学生心中的恶魔。一说到政教处有请,学生个个忐忑不安。但终于有一天办公室的门牌换了,我从一名政教处干事瞬间变成了德育处干事,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所有的文件,所有的报刊,所有字眼都变了。这个世界顿时变得温和多了。
当今社会的德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心育”是主要的途径和方法。我想这意味着我们工作的方向和方法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先锋部队——班主任工作。

那么,如何调整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呢?我想,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来尝试。

第一,班主任工作侧重点的调整。从忙着解决问题向预防问题的发生转变。

我们要预防问题的发生,必须要对问题的出现有预见性,能够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上的观察体验筛选出需要预警的方面。

(一)什么样的学生应引起我们多关注?

有三类学生是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的,一是成绩变化大;二是情绪变化大;三是行为变化大。有这“三变”情况出现的学生一般都是近期发生了特定的生活事件,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节奏。这个时候班主任就需要非常敏感的捕捉到这种变化,及时跟进,主动询问学生本人或周边同学,当然向周边同学询问时需要更加谨慎,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二)什么样的问题容易影响学生情绪?

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让我总结出,最容易影响学生情绪的既不是我们平时总是纠结的男女生交往过密,也不是每次月考后的排名,而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从心理咨询室那边得到数据统计,因为亲情产生苦恼去接受咨询辅导的占一半以上。在班主任收集的后进生转化的数据来看,家庭问题总能在这些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所以,接受一个新班级时,以最快速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构成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学生出现一些反常言行时,第一时间可以从家庭关系着手了解,寻找突破口。

当然除了亲子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如果发生了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那就是同学关系——友情。高中生虽然没有初中阶段的任性跋扈,但是依然会出现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的问题。高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很多时候听不进“大人们”的说教,但是“大人们”还是习惯于“过来人”的角度去苦口婆心,对于这一代高中生,似乎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反而会增加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当亲子关系紧张时,朋辈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同学朋友的理解和认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所以因为重要而变的敏感和脆弱。

尤其是高中几乎全部都是要求全封闭的管理,小小的宿舍也变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爆发的重要场所了。所以如何调节班级氛围,处理好同学关系也是班主任亟待提高的一个能力。

心理教育工作者认为良好的情绪是学习和生活能够保持正常节奏的基本前提,如果不能解决好情绪问题,那么一切都将不会在正常的轨道下进行。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除了要敏感的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更要敏锐的抓住问题的根本,使学生情绪或者言行发生变化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只有找到了源头,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具备和提高挖掘背后故事的能力。

(三)了解高中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三年,是学生成人前变化最明显、最快的时期。我想应该是残酷的高考竞争加快了孩子们成熟的脚步。每一个学段都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变化和推进,学生的心理也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特点。作为班主任,无论你是从高一开始,还是中途接班,都要有一个心理预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以及差异性。这里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状态。

高一学段的学生处在混乱后的适应期。刚进高中,既新鲜又期待,还有那么一点小惶恐,更多是希望自己能够在高中有个新的开始,一切都能顺风顺水。试探的去认识周围的新同学,谨慎的遵守校纪校规,虽然有个性,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们还是有所顾忌和保留,所以在高一刚入学时,很多班主任会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认为可以把一些所谓的不良想法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虽然说这种方法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只是短暂的压抑,是一种负能量的传递。学生进入高中的初衷,绝对不是来闹场的,而是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正面引导学生去认识崭新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新同学,新老师,新变化,会让学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困境和烦恼产生积极应对的心态,而不是消极逃避。

高二学段的学生处在迷茫后的稳定期。经过了一年的洗礼,学生已经褪去了当初的青涩,已然非常适应高中生这个角色,在老师家长的狂轰乱炸下,也早已明白高考的重要性和艰苦性。高二这一年关键在于它是承上启下,夯实高二,是很多老师学生心中的目标。这个阶段的学生纪律性的问题不会太多,更多是学习成绩上的苦恼,尤其是高二下学期,高三日益临近,学习成绩如果毫无起色,很多同学就会开始焦虑,这个时候伴随出现的情绪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班主任的细心和耐心在这个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学生平稳度过

二,对于高考复习是否能顺利开展异常重要。

高三学段的学生处在压力下的成长期。高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高压下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在高压下,被打垮的人也不在少数。高三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说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大爆发,亲子关系,男女生交往过密,友情危机,学习焦虑,看上去很多,但是其实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往往不是单一问题出现,所以在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也会出现只要解开一个心结,往往就能事半功倍。在原本就紧张繁忙的教学任务下,还要分出那么多精力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对班主任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第二,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善,从传统的说服教育转变到心辅式理解接纳。那什么是心辅式的工作方法呢?

(一)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家长制,“大人们”说的算,小孩子只有听的份,没有发言权。这在10年前可能还有点用,现如今,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是促进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前提。保持畅通渠道的途径有哪些?

1、接受师生之间的差异,努力去理解他们。不同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人,必然有不同的时代印记,不应该强加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于学生身上。

2、面对学生的求助,不要表现出冷漠和回避。现阶段,学生主要生活的空间就是学校,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很多时候,他只能求助于你,如果你粗暴的拒绝,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感荡然无存。

3、拒绝一言堂,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要想一呼百应,先要放低姿态。

4、不要在有个人情绪的前提下找学生谈话。情绪不稳定的话,容易被激怒,容易彼此伤害,更加不利于解决问题。

5、注意找学生谈话的时间和地点,还有措辞。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保护他的自尊心。

6、班集体活动,多组织,多参与,多交流感受。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二)提高谈话技巧。很多初涉教坛的班主任会觉得很受伤,因为学生不听话,他们苦口婆心,说的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却没有任何反应和效果。更多时候,我们只会抱怨学生难搞,很少从自己的教育方式,说话方式上来找原因,为什么有些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会差那么多?心辅式谈话的要点有哪些呢?

1、先理解接受(动之以情),再论是非对错(晓之以理)。不懂的考虑对方立场的人,凭什么要求别人听你的。

2、多鼓励支持,少教训说教。像“你怎么就……,你听懂了吗?你没想过吗?你就不能(会)……”这些可以尽量少说,尝试多一点“你真的很不容易,你想得很周到了,你很不错啊”等。

3、不要置身事外,可以适当自我暴露。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尤其是一些失败的经验,让学生觉得原来你也会这样。

4、学生说话时,要表现出积极关注。目光注视,身体前倾,声音适中,表情自然。

5、先听学生说,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如果说得太多,要懂的适时打断,总结他之前的叙述内容,以免逻辑混乱。

6、发现学生有阻抗或紧张的表现(沉默、坐立不安,不停摆弄手或脸朝一侧等),可暂停谈话,调整自己的情绪,换角度开始或择期再谈。

(三)了解一些心理疾病的类型,及时转介。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对一些心理疾病的认识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对心理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在讳疾忌医。

目前学校经常出现的心理疾病主要是以下几种:神经衰弱、强迫症、考试焦虑症、抑郁症、妄想症等。当班主任发现有学生出现相关症状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1、平时多鼓励学生与人交流,遇到问题要主动求助:找同学、找家长、找班主任、找课任教师、找心理教师。

2、发现学生行为怪异,请及时转介心理教师。待心理教师做出评估后,或建议转介专科医院。

3、在没有得到当事学生的同意下,请不要将敏感信息透露给无关人员,尤其是同班学生。

4、长时间休学的学生返校前,除医院相关证明外,请先让心理教师做评估,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再正式回归班级。

其实,班主任更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都说如今的班主任就像保姆一样,从早到晚,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什么都要管,很多班主任自己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怎么才能让自己处在最佳状态呢?1、悦纳自我,不盲目和他人比较。2、寻求多点支持,多与友人聊天,可把工作中的不满宣泄出来。3、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4、如果您愿意,也可以找心理教师谈谈。

心辅式班主任可以让德育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率,让德育工作者也能更愉悦的工作。另外,巧妙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班主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我想这就是双赢。

(本文荣获2016年惠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Baidu
map